
市面上的植體有非常多種,對民眾而言,植牙要植哪個牌子?其實這個問題也等於牙醫師的問題,牙醫師一開始踏入醫師行業時,也想要知道要選哪個牌子,才能對民眾有好的結果。
一般來說,牙醫師無法親自試過所有廠牌的植體,所以為了累積足夠的經驗,通常會鎖定1~4種廠牌左右替患者治療,所以在選植體廠牌的心情,是很接近選永久居住地的概念。
參考我們在購屋時,通常會在意幾個大項目,如『天地牆柱窗風火水電光』,另外還會再評估增值的部分,如『地段、環境、交通』等。因此所有民眾用選房子、買房子的想法及其中的眉角,就能類比植體廠牌的選擇了。
(1)『房子內的天、地、牆、柱、窗』=『植體內部連接設計』
相當於房子內部的硬體規格,包含大小、坪數、隔間、動線、門窗及樑柱位置,也就是『生活起居的空間』,這空間及動線影響了內部裝潢的佈局及價格,不同或越多的功能需求,就會產生更多的隔間設計及動線規劃。
而不同的植體,就有不同的『內部連接設計』來對應植牙手術的不同變化,例如醫師需要將植體放在『比骨頭還要低的位置』來創造更多的牙齦空間,就會需要『特殊的內部連接設計』才能有穩定的成功,#特殊內部設計的植體價格會高一些。
(2)『房子的風、火、水、電、光』=『植體本身輔助規格』
房子本身的輔助規格,包含通風、消防、水管管路及漏水、電路管線及採光,也就是『生活起居的安全及舒適程度』,這安全性配合採光好又通風,讓房子裡面的人能享有更多的附加價值。
而植體的輔助規格,對比房子的風火水電光,就是 #表面處理及螺紋設計及植體材質等,這些會影響植牙後的使用情形,例如奈米氟化塗層的植體因為營造出骨頭喜歡的環境,可預期有更好的骨頭生長,類似於我們喜歡住在採光好通風佳的房子,#有特殊塗層的植體價格也會高一點。
(3)『房子附近的地段及環境』
通俗來說,是房子所在地旁的交通、生活機能、學區、長期發展性、公設設施等,這除了生活便利性外,還有未來增值的可能性,這部分對買房子的人來說,實在是熟悉不過而且也是決定每坪房價的關鍵。
以上這些描述在植體廠牌的類比,會是 #植體配件的支援性 、#植體長期文獻存活率 及 #植體廠商研發能力。
植體的配件支援性越高,醫師就能與牙技師合作做出更多種的植牙牙套及變化,就越能符合不同病人的需求,也就是『機能越好』。
至於植體長期文獻存活率,相當於房子的學區的概念,植體長期存活率越好,使用年限越高,植牙能長期使用的可能性越可期待,等於潛力好的概念,相當於學區好,孩子長期受教的環境及潛力越能符合家長的期待。
另一項重要的指標是植體廠商研發能力,一樣的廠牌的植體,一直改良的能力十分關鍵,能否與時俱進並提高成功率是評估廠商能力的快速篩選指標,很像是房子旁是否有開發案或捷運站在進行施工或規劃,有重大開發案等能表示未來的機能會越來越理想,因此 #有完整的套件支援及長期成功並持續發展的植體價格也會高一點
綜合以上這些邏輯,牙醫師就可以選擇出幫病人治療所使用的植體廠牌。
幫大家整理在下面:
(1)有無特殊內部設計,如conical conncetion等
(2)有無良好的特殊表面塗層,如SLA等
(3)有無良好的螺紋設計來分散受力,如微螺紋等
(4)有無完整的配件支援,如multiunit abutment等
(5)有無超過20年長期追蹤的成功文獻等
(6)有無持續研發改良及教育訓練的投入等
以上幾點的集合,幫我們把植體廠商分成了不同組別,有年輕的新生代廠商,但長期追蹤不足 ; 有老牌的植體廠商,長期追蹤充足但研發能力已不若以往 ; 也有有充足研發能量的廠商,帶領植體發展的浪潮。
依照全球性市場調研機構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在2019年的報告,全球領先的前5名植體廠牌分別是:Dentsply Sirona、Straumann、Zimmer Biomet、BioHorizon及Nobel BioCare(以上並非用名次排序),這些廠牌能領先的原因也是來自於上面這六點的優異表現及市場肯定,所以才會在台灣有 #歐美大廠比較好也比較貴 的印象及結果。
不是來自歐美的植體通通都是大廠,不在前5名的也不一定就不好,民眾可以指名使用這歐美前5大廠製造的植體的診所來植牙,而進貨價格也會反應到植牙收費上。其他有類似優異表現的植體廠商如Osstem、Dio、MegaGen及CAMLOG,也是值得民眾指名的廠牌,由於植體廠牌的排序每年都有變化,這邊僅以2019年的結果來說明。